首页 专题 财经 查看内容

消费级芯片大客户砍单代工厂主动出门找客户

2022-07-24 10:48| 发布者: 余梓阳| 查看: 42100| 评论: 0|来自: 中国网   阅读量:5852   

摘要:伴随着智能手机,PC等市场需求的下降,持续两年的全球缺芯将告一段落,芯片行业将由供不应求转为供过于求,即将进入新的下行周期。 最近几天,有台湾媒体报道称,产能高度紧张的TSMC遭遇三大客户削减订单苹果,AMD,英伟达三...

伴随着智能手机,PC等市场需求的下降,持续两年的全球缺芯将告一段落,芯片行业将由供不应求转为供过于求,即将进入新的下行周期。

最近几天,有台湾媒体报道称,产能高度紧张的TSMC遭遇三大客户削减订单苹果,AMD,英伟达三大一线厂商向TSMC提出削减订单,以应对下一步消费电子需求的不确定性

据该报记者了解,SMIC也遇到过一些消费电子客户削减订单,还有一些工艺节点来自松下,寻找新客户补位可是,UMC的情况要好一些虽然客户削减订单,但汽车芯片订单火爆,整体情况良好

挨家挨户找客户。

两年前,全球疫情肆虐,家庭办公和在线课程带来了智能手机和PC笔记本电脑等数码产品销量的快速增长,从而导致消费芯片需求的巨大增长芯片代工厂TSMC,UMC,SMIC等都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当时盛传小客户很难获得TSMC的产能,甚至很多客户被TSMC踢出局

因为PC和手机的巨大需求,这些产品所需的消费级芯片一直在占用芯片代工厂的产能,而伴随着PC和智能手机需求的下降,代工厂的产能也逐渐松动。

第三方研究机构科纳仕公司刚刚发布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9%。

根据Gartner的初步统计,受地缘政治,经济低迷和所有区域市场供应链不稳定的影响,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货量共计7200万台,比2021年第二季度下降12.6%,跌至全球PC市场9年来的最低点。

TSMC目前也是小松下,但是他们在松下之后马上有新产品或者新客户补仓,整体产能还是很满的目前SMIC的一些节点确实已经到了松下,以前都是客户发货现在我们需要出去找客户一位半导体分析师在接受该报采访时表示,尽管代工厂不愿公开承认,但这些信息已经经过多方交叉验证,与代工厂打交道的芯片设计公司的反馈也是如此

虽然TSMC之前的业绩指导相当积极可是最近有台媒报道称,TSMC屡次遭遇三大客户:苹果,AMD和Nvidia《台湾省时报》报道称,目前苹果新款iPhone 14的出货量减少了10%此外,因为PC市场需求减弱,另一大客户AMD也削减了约2万片7 nm和6 nm制程订单已经被三星电子全额返还的英伟达,由于挖矿热潮已经消退,也有消息称英伟达希望推迟到今年第一季度

据台媒《电子时报》报道,市场普遍悲观下半年市场形势将继续恶化,去库存,削减订单的连锁效应将突破半导体上游的信心线晶圆代工厂三季度以来全产能有所减少,除了TSMC在技术和产能上的优势不受需求大幅下降影响,22/28nm主流工艺仍有需求,其他成熟工艺产能有所松动

日前,TSMC总裁魏哲佳在公司法大会上回应分析师提问时表示,电脑,智能手机等消费产品需求疲软,客户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减少库存预计需要几个季度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日前,SMIC CEO赵海军在股东大会上回应芯片砍单传闻,称目前芯片市场仍处于结构性短缺状态一些受新冠肺炎疫情,欧洲局部战争和国际航运影响的细分市场,如手机等消费品,库存水平极高,对芯片的需求将大幅减少但低库存,长期缺货的细分市场对芯片的需求仍然较大

SMIC董事长高永刚补充道,2022年,总体而言,SMIC的客户需求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从去年年底开始,公司在产能分配上及时做了一些调整,将产能转换到一些需求旺盛的地区,做一些增量市场

赵海军还表示,针对芯片市场的变化,SMIC需要做好与客户和市场的绑定,签订长合同规划未来的产品和市场,与客户协商如何降低高库存水平的产品,如何将低库存,新迭代,新设计,新应用,新升级的产品投入量产。

赵海军还表示,SMIC今年的新增产能将高于去年,并将重点关注结构性缺口,使公司的产能扩张与市场结构性短缺保持同步。

会不会打价格战。

芯片代工行业的规律从来都是从供不应求,供需平衡到供过于求这一轮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供应链危机,以及疫情下的特殊需求,导致这一轮比正常周期更长的芯荒伴随着疫情好转,消费芯片需求减弱,如无其他意外,半导体将进入下行周期

这两年由于缺少核心,各大芯片厂都在扩大产能,产能一旦启动就不会停止为了争夺订单,纷纷降价是大概率事件

虽然芯片代工厂都在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但产能释放后可能会有一波降价。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告诉该报,今年国内芯片产能扩大了很多,接下来可能会爆发价格战基本上可以判断代工厂要降价了,尤其是55nm,SMIC,精河,华虹都扩产了

该分析师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代工厂找不到其他高利润产品补位,将会打击公司业绩。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至:
| 收藏

观察家网©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