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财经 查看内容

人身险业化风险迎机遇:银保渠道业绩亮眼资产配置灵活可控

2023-09-08 11:05| 发布者: 宋元明清| 查看: 42100| 评论: 0|来自: 中国网   阅读量:4897   

摘要:日前,上市保险企业上半年业绩报告相继披露完毕。记者梳理半年报数据发现,寿险板块业绩势头强劲。上半年,太平和人保寿险保费同比均增长9.4%,平安、国寿、新华和太保同比分别增长8.7%、6.9%、5.1%和4.0%。以上六家...

日前,上市保险企业上半年业绩报告相继披露完毕。记者梳理半年报数据发现,寿险板块业绩势头强劲。上半年,太平和人保寿险保费同比均增长9.4%,平安、国寿、新华和太保同比分别增长8.7%、6.9%、5.1%和4.0%。以上六家上市寿险公司合计保费同比增长7.2%,年初以来呈持续回升态势。相关业内人士认为,寿险产品预定利率的下调,刺激了市场需求,为今年上半年人身险市场上行奠定了基础。

银保渠道业绩亮眼

从半年报数据来看,银保渠道已是各上市险企规模与价值拉动的重要驱动力。从规模方面看,上半年,平安寿险及健康险银保渠道的保费增幅为61.7%,最终实现保费收入268.43亿元;中国人寿上半年银保渠道实现保费收入620.66亿元,同比增长45.7%;新华保险银保渠道保费收入368.3亿元,同比增长18.1%;人保寿险银保渠道原保险保费收入为443.37亿元,同比增长12.9%;太保寿险2023年银保渠道的增幅较2022年有所回落,但也实现同比7.7%的提升,收入保费221.45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寿险业绩增幅明显的原因一方面是在经济弱复苏预期下,居民的储蓄意愿持续加大,储蓄利率配置需求较高,而6月起多家银行下调银行存款挂牌利率,3.5%预定利率的储蓄型险种停售在即推动了产品销售快速提升。另一方面由于资本市场表现不佳且市场利率持续下行,使消费者更重视风险保障,从而推动银保渠道在银行业务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也促使银行更有意愿与保险公司加强合作。此外,监管部门对渠道的管理与规范有效降低了银保渠道的业务成本,提升了银保业务价值。

从长期来看,保险产品和银行理财、权益类理财产品并不冲突,不会因为预定利率的下行而失去作用。相反,储蓄型的保险产品因具有长期确定性属性,会对居民有较大吸引力。值得一提的是,银保渠道强势回归,既与低利率的市场环境、居民投资理财风险偏好趋于保守、银行业发力代销业务等外部因素紧密相关,同时也与个险渠道转型调整下,险企在战略上作出主动应变有所关联。可以看到,当前无论是中资险企还是外资险企,都将银保业务作为战略主位,成为支撑新单保费增长的主力。

关于银保渠道未来发展方向,新华保险副总裁王练文在半年业绩发布会中表示,银保业务未来的成长性是可持续的,监管政策短期来看对银保业务是挑战,但长期是利好。

下半年,在寿险业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新时期,银保渠道如何进一步释放价值潜力,探索新模式,成为摆在行业面前的新课题。对此,太保寿险总经理蔡强表示,从整个银保渠道的价值贡献来看,我国的银保业务应该逐步进入2.0时代,也就是银行和保险公司战略合作进行长期、以客户为中心的整体价值创造阶段,形成客户、银行、保险公司“三赢”的局面。共赢,将是银保渠道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石。

构建“保险+”生态圈

在寿险业务方面,价值与品质的提升都得益于寿险公司在产品和服务上真正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半年报显示,多数险企在产品和服务方面进行了升级革新,且大多数升级都围绕健康、养老、财富三方面展开。

以平安人寿为例,在“保险+医疗健康”方面,今年上半年,平安寿险健康管理已服务超1600万客户,在新契约客户中,近70%使用健康管理服务。“保险+居家养老”方面,通过智能管家、生活管家、医生管家“三位一体”管家实现7×24小时在线协助客户,构建一站式的居家养老建议解决方案。截至2023年6月末,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已先后覆盖47个城市,累计超6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平安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常务副总经理陈心颖表示,现在寿险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趋势比较明显。但是,平安人寿以保险+健康、保险+医疗等项目为抓手,提升客户体验感受,迎合客户个性化需求。

在人身险领域,人保集团开展的新商业模式是“保险+养老健康服务+科技”。今年上半年,人保集团加快构建集团统一健康管理平台,以便更好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人保健康积极开展创新性业务,门诊慢特病业务服务人群达93万人,长期护理险业务服务人群1100多万人,较好解决了部分患病人群的日常就医和失能失智困难群体的护理难题。

人保集团拟任总裁赵鹏坦言,目前,公司差异化竞争优势还不突出,特别是在大健康、大养老生态圈建设以及科技赋能方面与先进同业仍有差距。接下来,人保集团将加快构建“保险+养老健康服务+科技”新商业模式,优化业务结构,在回归保障本源、提升高价值业务占比上进一步加强。

此外,谈起对于渠道产品策略调整,人保寿险总裁肖建友表示,个险渠道方面,针对储蓄类产品,将逐步开发分红年金、分红增额终身寿险等产品。针对保障类产品,为满足不同客群的差异化需求,主力重疾产品已采用模块化设计,开发了针对次标客群、老年客群的适配产品。未来,还将借助税优健康险的政策支持,逐步开发对接有关税优的重疾、护理、医疗等产品。银保渠道方面,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完善产品体系、优化产品结构,保持银保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资产配置灵活可控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稳中求进,全面复苏。保险业也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险企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抱有充分信心,但同时也要对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清醒的认识。而如何合理配置资产则是寿险企业所要面临的课题之一。

在投资端,上半年,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这五家险企的总投资收益合计达2588.74亿元,同比增长5.47%。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多数险企投资收益承压,仅中国平安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至4.1%,其余四家险企总投资收益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总投资收益率最低的中国太保为2%,最高的为中国人保,上半年总投资收益率为4.9%。

“资产负债管理应加强协同。”人保集团董事长王廷科表示,资产负债管理是保险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在保险端,应持续优化负债结构,合理控制负债成本,做实产品盈利性测试。应充分发挥机构分布优势和各子公司销售队伍的专业优势,探索推进综合性销售队伍建设。在投资端,应加强资产战略配置,推动投资服务保险主业,同时发挥保险端在政府、法人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挖掘优质项目,实现投资与保险双向赋能。

对于今年接下来投资市场的表现,在业内看来,投资端在资本市场回暖带动下,叠加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收益率将有所改善。王廷科表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保险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持续向好,保险已经成为政府政策“工具箱”中的重要手段。

中国太平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张作学则预计,我国长期利率仍将呈现下降趋势,应对长期利率下行是保险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提升资产端久期,有效控制资产和负债久期缺口,缓解利率下行带来的影响。长久期固定收益类资产依旧是我们资产端的‘压舱石’,会在利率相对高位时予以配置。”张作学表示,在权益投资方面会提升能力、优化结构、减少波动,审慎研究股票资产投资价值,建立符合保险资金特性的投资风格,以基本面判断为出发点,完善和改进公司核心股票池管理方法,做好行业和个股的均衡配置,分散风险。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至:
| 收藏

观察家网©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