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焦点 查看内容

山西已经出现了不少致力于文物保护的志愿者团队为文物保护带来新的气象

2022-01-16 21:05| 发布者: 柳暮雪| 查看: 42100| 评论: 0|来自: 东方网   阅读量:6274   

摘要:位于山西晋城下辖高平市的圆融寺,是全国现存仅有200余座金代及金代以前木结构古建之一,考古及历史意义重大但直到不久前一位高中地理老师循着蛛丝马迹找到它,才为其真实年代和身份正名 在我国,隐身文物不在少数,尤其是古建富集...

位于山西晋城下辖高平市的圆融寺,是全国现存仅有200余座金代及金代以前木结构古建之一,考古及历史意义重大但直到不久前一位高中地理老师循着蛛丝马迹找到它,才为其真实年代和身份正名

在我国,隐身文物不在少数,尤其是古建富集之地,究其原因,不外人财二字以山西为例,山西省每年文物保护资金投入1.7亿元,但需要照顾散落在15.67万平方公里上的53875处珍宝,平均每处文物每年仅3000多元的修缮保护费用基层文物经费捉襟见肘,再加上基层文保单位人员紧张,就能理解为何有些基层文物处于隐身状态

文保讲究科学,需要时间,技术,人力,财力,很难一蹴而就在现有条件下更好地保护文物,还需要充分调动民间力量,全民护宝

高手在民间,广大志愿者是一支不可或缺的民间力量从守护长城近20年的长城小站志愿者团队,到发现圆融寺的高中老师张建军,不论专业知识还是对文物的一腔热忱,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文保员的不足目前,山西已经出现了不少致力于文物保护的志愿者团队,为文物保护带来新的气象

政策保障,全民参与对文保来说至关重要2017年,山西省启动文明守望工程,鼓励引导社会力量通过文物认养方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5年来,已有238处文物得到认养,吸引社会资金约3亿元,曲沃县明代四牌楼,夏县清代大张王氏宅院,襄汾县金代观音庙,介休市张壁古堡等一大批文物古建都迎来新生更难得的是,这种创新模式架起了古文物与现代人的桥梁,引发了许多企业,个人,集体对身边文物的关注那些古戏台,牌楼,古庙,祠堂,大院本就是陪伴人们长大的熟悉景物,承载着浓厚的乡土情结,如今建立一种认养关系,更是激起人们对身边文物的保护欲,可谓一举数得

保护文物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形成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新格局,让沉寂的文物在百姓生活中活起来,是文物利用的创新探索如今在AR,VR,3D打印等技术的助力下,越来越多的文物动了起来,活了起来,走了出去,科技赋能让更多人领略到了我国文物的魅力,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做好文物保护这篇大文章,让传统文化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需要一代代文博人的坚守,更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探索出更多顺应时代的新模式文物保护,从我,从我们做起

11日,第三十一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座谈会暨颐和园研究院第二次座谈会在北京颐和园举行。研讨会汇聚了40余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围绕新时代“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平衡关系,研究如何用科学手段让文物“活”起来。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至:
| 收藏

观察家网©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