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蔚来汽车宣布计划将乐道和萤火虫品牌整合进蔚来主品牌体系,成为首家公开宣布此类整合措施的造车新势力。与此同时,在传统主流汽车制造商领域,整合行动一直在持续进行。从吉利汽车推行的“一个吉利”战略,到上汽集团和广汽集团的内部整合,汽车行业在经历了多年的扩张后面临着日益加剧的竞争态势,在盈利压力的驱动下,企业开始进行“自我手术”。有分析人士指出,车企的此轮整合犹如将拳头攥紧,改变以往各自为战的态势,优化调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大潮中,车企的整合是破局与新生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整合,车企才能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蔚来“三合一”的启示
蔚来汽车从“一变三”发展到“三合一”,反映出企业试图及时调整的迫切性。据悉,乐道的核心部门,包括产品研发、用户服务和区域销售等,已被拆分并升级为一级部门,直接并入蔚来的产品设计与研发集群以及用户服务与体验集群(UE)。原乐道事业部的产品体验和项目管理职能现由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斌直接管理,而用户服务部门则由新任乐道总裁沈斐负责,并向联合创始人秦力洪汇报。
据接近蔚来的人士透露,此次调整旨在进一步深化资源整合和提升管理效率。随着这次调整的实施,子品牌的独立运营模式将结束,乐道与萤火虫不再拥有独立的事业部架构,其研发、销售和服务职能将被整合为蔚来体系内的专业化模块。分析人士认为,蔚来的整合策略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通过资源共享来降低开支,并利用多品牌战略覆盖10万~30万元市场,与主品牌形成价格上的互补。
实际上,蔚来的整合工作早已开始。5月初,蔚来的销售体系进行了重新布局,蔚来天津、大连、杭州等地的区域总经理开始兼任乐道对应区域的负责人。在偏远地区,蔚来区域总经理甚至直接接管了乐道的销售工作。更早之前的4月2日,乐道原总裁艾铁成因L60车型销量未达预期而主动辞职,其职位由蔚来能源业务负责人沈斐接任。
蔚来之所以积极推进整合,其根本原因在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以实现“2025年四季度盈利”的目标。在整合的同时,蔚来内部还在推行“基本经营单元”机制,要求每个部门明确投资回报率(ROI)指标,并将高管薪酬与股权激励相结合,甚至启动组织瘦身,实施极端的成本控制措施,确保每一笔开支都能产生效益。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规模扩张和市场争夺之后,造车新势力普遍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多品牌战略可能会暂告一段落,企业必须提升自身的经营能力并实现盈利才能持续生存。因此,内部改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已成为蔚来等造车新势力车企当前的必然选择。
整合潮汹涌而来
在蔚来开始自我整合之前,许多主流汽车制造商早已启动了自我整合的战略。
在《台州宣言》的指导下,吉利汽车的战略转型已初见成效。通过研发体系的整合,极氪汽车成功合并了领克品牌,并将极氪汽车纳入吉利汽车的范畴内。在“一个吉利”战略下,吉利的整合行动自去年开始,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果。
除了吉利,广汽、上汽等大型汽车集团也在积极推进各自的内部整合进程。近日,广汽集团宣布对研发体系进行重组,将广汽研究院拆分为整车、平台、造型3个独立研究院,并整合至广汽集团产品本部,共同构成全新的“大研发体系”。上汽集团则将上汽乘用车公司、上汽国际、创新研究开发总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5家公司整合,形成“大乘用车板块”,以提高单品规模,降低成本。同时,上汽集团旗下软件公司“零束科技”已与上汽研发总院完成整合,双方智驾团队近期已合并办公,并开始协同推进相关研发工作。比亚迪则表示,腾势销售事业部、方程豹销售事业部的品牌部将平移至集团品牌公关部下,为二级部门。
积聚力量打造一流车企
“车企内部整合潮的兴起,旨在提升竞争力、优化企业运营效率和服务。深化改革不仅是时代的主题,也是车企持续增强竞争力、实现壮大的必经之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强调,随着中国汽车领域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车企必须不断提升竞争力,整合优势资源,集中力量提升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全球竞争力,这是自主车企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指出,当前汽车行业盈利能力持续面临压力。这要求企业必须进行变革,提升盈利能力。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斌也表示,当前机械工业尤其是汽车行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价格战虽然惠及了消费者,但也压缩了车企的利润空间。这要求企业必须进行调整,以改善经营状况。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介绍,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全年利润率为4.3%。这一数据已经低于下游工业企业6%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需要通过整合管理架构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缓解经营压力。
美国罗威尔麻省大学创新与创业副教授孙黎提出,全球汽车产业整合已进入战略博弈阶段,自主车企需从规模优势转向系统主导权。国际车企巨头正在进行的并购重组,部分原因是希望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下,与自主车企更好地竞争,掌握关键技术节点、标准制定权与国际定价权。经过多年发展,自主车企在规模、制造成本、绿色制造等方面已具备全球优势。但要在下一阶段构建系统主导权,自主车企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标准主导力、国际市场品牌力、出海整合协同力,以巩固全球市场优势。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也表示,汽车行业内部整合被视为大势所趋,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力。不仅企业端在积极自我整合,提升企业竞争力,行业管理机构也在推进行业层面的大整合。胡迟称,中央企业承担着推动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的使命,需要集聚力量打造一家具备主导力量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扩规模、控成本、促创新
汽车产业的进步不仅关乎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与环境保护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推动绿色出行已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车企内部整合对于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此举,车企能够增加对新能源汽车、节能汽车等环保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投入,推动汽车产业向低碳化、环保化方向转型。同时,内部整合还能促进汽车产业的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如一些车企通过建立废旧汽车回收利用体系,将废旧汽车中的零部件、材料等进行回收再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分析人士指出,车企整合的核心策略可概括为“横向整合扩规模、纵向整合控成本、混合整合促创新”。横向整合指的是同一产业链环节的企业之间的合并或收购,旨在通过这种方式扩大市场份额。如吉利汽车收购极氪全部股份,实现新能源车型全价格带覆盖,规模效应带来采购成本下降和研发摊销。蔚来将乐道、萤火虫子品牌并入主品牌架构,实现研发、营销、服务资源共享,提升运营效率。
纵向整合指的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整合,通过控制原材料供应或销售渠道降低成本。如车企通过整合零部件供应商或汽车销售商,实现垂直整合,提升供应链稳定性。广汽集团将研究院拆分为整车、平台、造型3个独立研究院,并整合至产品本部,构建“大研发体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混合整合涉及不同行业或市场领域的企业,旨在通过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同时促进技术创新。如车企收购科技公司或金融机构,获取先进技术或资金支持;又如比亚迪将腾势、方程豹的公关团队收归集团统一管理,提升高端品牌形象,同时整合用户端资源,强化用户体验。
由此可见,汽车内部整合潮的兴起,本质上是行业从“野蛮生长”向“效率制胜”转型的必然趋势。内部整合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从法律合规、风险管控、持续整合等方面进行全面布局。未来,只有那些能够平衡规模与特色、效率与质量的车企,才能在这场淘汰赛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领航者”。政府也应发挥积极作用,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和规范车企的整合行为,为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本报记者 王金玉《中国汽车报》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1-12-08 15:29
2021-12-08 15:28
2021-12-08 15:27
2021-12-08 15:27
2021-12-08 15:26
观察家网©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