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马尾藻海,无论是在历史记载中,还是现实中,都被认为是一个奇怪的地方!
在哥伦布的航海日志中,这是地球上最危险的海域。
1492年,哥伦布率领3艘船90名船员的船队最早进入这片海域,但在穿过这片海域的时候,船队花了三个礼拜的时间,经历九死一生,才从这里逃脱。
此后,马尾藻海怪事频发,经常有船只在这片海域失踪,当它重新出现时,船上没有人。
有传言声称,马尾藻海是魔藻之海,只要有船经过,海里的海藻就会悄悄爬上船,将船牢牢固定,导致船只无法航行,也不会沉没。
海藻还会缠住人的手脚,如果用力挣脱,还会在手上留下血痕。
船上的人在烈日下因为饥饿缺水死亡,最终船只和尸体慢慢被腐蚀,成为幽灵船只。
也有人声称,海里的奇怪生物会沿着海藻爬到船上,吃掉船只和船上的一切生物。
现实中,在1960年代到1980年代,马尾藻海上确实也发现了很多废弃的船只。
于是,马尾藻海就有了海上坟墓的称号,一时之间,无人敢踏足此处。
可是,凭现在的科技,根本不存在人类不敢踏足的地方。
那从科学角度出发,为什么说马尾藻海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危险的海呢。
洋中之海
严格来说,马尾藻海并不是真正的海,它没有陆地边界,四面由洋流环绕形成,是大西洋中非常独特的存在。
马尾藻海宽1000海里,长2000海里,面积大约为500—600万平方公里,没有固定的边界,因此它的面积也是不固定的,整个海域呈椭圆形,沿着顺时针方向缓慢流动。
俯瞰马尾藻海,会被其异常清澈和有别于其他海域的深蓝色海水所吸引。
经研究表明,马尾藻海水下的能见度可达61米,极个别的区域可达72米,被誉为世界上最清澈的海。
和一般的海洋不同,马尾藻海周边都是洋流,但海域异常平静,无风无浪。
独特的地理结构,导致马尾藻海流动缓慢,浅层的海水和其他海水几乎不会混合,在这里生活的海洋动物比其他地方少。
最为奇特的是,马尾藻海生长的马尾藻是自由漂浮的,密集的长势,就像一张厚厚的垫子,覆盖在海面上。
马尾藻海真的是海上坟墓吗。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马尾藻海危险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杀人于无形的魔藻,也就是马尾藻,还有一个就是异常严峻的环境,有海洋荒漠的称号。
哥伦布进入马尾藻海,就是因为马尾藻的视觉误导。
他们在海上航行很久了,突然看到成片的马尾藻,以为前面就是陆地,非常开心地进入这片水域,驶入的时候还一直担心船会触礁。
没想到的是,陆地没有看到,船也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踌躇不前。
除此之外,人们觉得马尾藻还有缠人的本事:
厚厚的一大片马尾藻,就像一个漂浮的木筏子,不仅会阻碍船的行进,还会主动缠住人。
因此,马尾藻海也被形容为美丽的陷阱,船只被海上的绿野吸引,最终被马尾藻缠住,无法逃离。
而海洋荒漠,说的是因为独特的气候和地理原因,马尾藻海的海水盐分偏高,温度偏高,水虽然很清澈,但在这里生活的动物少,危险系数远远高于其他海域。
再加上附近百慕大三角的加持,多种文学作品的夸张渲染,在那个年代,马尾藻海自可是然就成为了玄之又玄的危险地带。
可是,伴随着科学的进步,马尾藻海的真实面目已经被揭开。
真实的马尾藻海垃圾成山
第一批给马尾藻海正名的是轮船Michael Sars号上的科学家,在1910年,他们经过三个月的研究,得出两点结论:
一是,马尾藻海的水域比周围的大西洋更温暖,更清澈,更蓝,含氧量更少,由此推断这里基本也没有海洋生物,是海洋荒漠,
二是,马尾藻虽然数量多,但其本身比较小而稀疏,绝对不会对航行造成危害。
真正让船只停留在这里的原因是:马尾藻海无风无浪的海面。
在帆船时代,船只靠风和洋流前进,而马尾藻海如此平静,导致船只进不出食物和淡水问题,以及藻类被太阳暴晒后产生的硫化氢气体,都是生命终结的根源
2007年,有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马尾藻海并不是荒漠,相反,这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原核生物,还有很多独特的物种,例如马尾藻鱼同时还是很多珍稀物种产卵的地方,例如欧洲鳗鱼和红海龟
最为重要的是,人们发现,马尾藻海只进不出的特点,让其成为了海洋垃圾的聚集地,大量不可降解的塑料在这里汇集并积累起来。
为了解决污染问题,2014年3月,多个国家成立了保护组织,联合保护并治理马尾藻海。
最后
总的来说,在帆船时代,马尾藻海确实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透明度极高,但无人敢踏足。
但用现代的知识来定义,马尾藻海并没有这么恐怖相反,因为人类的存在,马尾藻海受到了垃圾的威胁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世界上很多东西,在过去都是人类所害怕的,如今人类强大了,不仅不害怕了,而且一跃成为让它们害怕的人。
这种局面究竟是福还是祸呢。真的很难定义!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1-12-08 15:29
2021-12-08 15:28
2021-12-08 15:27
2021-12-08 15:27
2021-12-08 15:26
观察家网©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