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产业 查看内容

相关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

2021-12-19 23:25| 发布者: 沐瑶| 查看: 42100| 评论: 0|来自: IT之家   阅读量:5319   

摘要:该团队利用中子衍射,同步辐射吸收谱,共振非弹性X射线散射,微分电化学质谱,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及DFT计算等,首次发现表面氧逃逸及其诱导形成的Li绝缘体Co3O4是造成4.6V高电压LiCoO2容量衰减的根本原...

该团队利用中子衍射,同步辐射吸收谱,共振非弹性 X 射线散射,微分电化学质谱,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及 DFT 计算等,首次发现表面氧逃逸及其诱导形成的 Li 绝缘体 Co3O4 是造成 4.6V 高电压 LiCoO2 容量衰减的根本原因,提出调控 Co3d 和 O2p 能带中心抑制氧逃逸和 Co3O4 形成的新策略,实现了 4.6V 高电压 LiCoO2正极材料的稳定循环。

相关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

钴酸锂正极材料因压实密度大而被广泛应用于 3C 电子产品,其理论容量为 274mAh / g,但目前广泛应用的钴酸锂正极材料容量仅为 140mAh / g,这意味着其中只有一半的 Li+ 被利用充电电压能够提升电池比容量,但会引起容量的急剧衰减,循环稳定性极差,这是目前制约高电压,高比能钴酸锂正极材料应用的主要瓶颈

本站了解到,该研究对其它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结构设计与调控具有指导意义,相关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值得关注的是,在资金加持下,正极材料行业“扩产”抢位赛也再次提速,密集扩产成为行业内的主要布局点。。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至:
| 收藏

观察家网© 2012-